LocalMonero will be winding down

The winding down process begins May 7th, 2024, and finishes on November 7th, 2024. Our support staff will be available for help throughout this period.
  1. Effective immediately, all new signups and ad postings are disabled;
  2. On May 14th, 2024, new trades will be disabled as well;
  3. On November 7th, 2024, the website will be taken down. Please reclaim any funds from your arbitration bond wallet prior to that date, otherwise the funds may be considered abandoned/forfeited.

把比特幣兌換成門羅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发布时间:
By Diego Salazar

門羅幣的核心價值觀是隱私至上,它是所有加密貨幣中最重視隱私保護的,但是大多數人不瞭解的是,在某些情況下,私人資訊會以想像不到的方式洩露和被收集,僅靠門羅幣所給與的保護還不能百分百安全,用戶絕對不可掉以輕心.別誤會,這麼說不是說門羅幣本身隱私有問題,事實上門羅幣在去中心化的主鏈上的轉帳是無法追蹤的,但是用戶必須額外注意一些其它事項以確保其個人隱私百分百安全.

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也是如此.這裡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你不信任大的科技公司,比如微信,微博,所以你遠離所有社交媒體,以保持私密性,這樣你覺得是不是隱私就安全了,但是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吃飯,聚會的時候,拍照合影,你朋友分享到了它朋友圈,還定位了聚會的地點,或者名字,那麼你之前為隱私做過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儘管你個人不在社交平臺上,但社交媒體仍可以在你身上建立資料庫.

中繼資料的洩露情況往往是不經意的,且無孔不入的,所以像上面那個例子中人一樣,很多人沒有考慮周全.在加密貨幣圈子裡將比特幣換成門羅幣的時候,社區成員通常認為,用比特幣購買門羅幣將是一次徹底的洗白,儘管比特幣是透明且容易追蹤的,但用戶一旦兌換了門羅幣,那麼將保留所有隱私權.

同樣,還有一個觀點,有人認為從非KYC和KYC交易所獲得門羅幣也都是同樣隱私的. 他們認為從實名註冊的交易所帳戶購買門羅提現,類似於在銀行獲得現金. 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雖然知道你的長相和名字,並且知道你帳戶中的全部資產以及你提取了多少現金,但是之後就不知道你如何處理現金. 有了Monero的隱私保證,所以實名購買也沒關係,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這種想法並不完全對.

首先,讓我們先搞明白,我們常說的KYC / AML是什麼,該縮寫代表瞭解客戶資訊KYC和反洗錢AML法律,它們規定交易所和銀行收集有關其客戶的個人資訊. 兌換的金額越大,需要的資訊就越多. 顧名思義,這一切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們洗錢的風險.

回到門羅幣的例子上來說. 可以肯定的是,實名認證的錢,買門羅幣要比買比特幣或任何其他透明幣之類的東西更好,更難追蹤,但是仍然需要考慮其它的資訊會不會破壞隱私和安全.

具體來說,當你從銀行提取大筆現金,而銀行知道你的詳細資訊,包括你的家庭住址,電話,出納員可以查看你的銀行帳戶中有多少錢,並且可能根據流水跟其它使用者行為習慣進行比較. 他們就有可能針對你進行稅務調查,凍結帳戶,如果洩露資訊給壞人,甚至可能圖財害命. 由於錢是在銀行裡而不是在你的房子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滲透和窺探. 對於門羅幣而言,如同把現金放在家裡,並非由協力廠商擔保. 但成為自己的銀行並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

回到加密貨幣的例子裡,比特幣相當於上面故事裡的銀行,無論從BTC如何轉移到XMR,也就是說無論實名交易所,非實名交易所,DEX還是原子互換,都會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留下痕跡. 儘管這確實比BTC與BTC之間的轉帳損害要小,因為畢竟門羅幣的強制性隱私十分強大,但我們必須考慮比特幣透明的那部分留下記錄的含義. 如果交易過程中的任何地方涉及KYC,則這些記錄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想像一個應用場景,當你出售商品或服務,收入了一些黑錢的比特幣. 你不知道這些比特幣是犯罪活動獲得的,因為你沒有時間和大資料去甄別,也沒有錢給一家分析公司來為你檢查這些幣是不是被盜的或者制裁名單上的,但作為一個聰明的用戶,為了安全起見,你決定兌換為門羅幣.

當你計畫將比特幣存入交易所,然後將其換成門羅幣,然後提現本地錢包. 首先第一步可能就要出問題,因為交易所可能會標記你的比特幣並鎖定你的帳戶,比如幣安曾被盜了7000個比特幣,如果你收到了其中一部分,並且充值回幣安,那麼肯定會被凍結帳戶. 為了探究其它問題,這裡我們假定第一步沒有問題,充值成功,交易所沒有凍結.

但由於比特幣交易記錄永久保留在區塊鏈上,任何時候政府跟蹤罪犯的比特幣錢包,他們都可以看到有筆交易到了交易所,通過關聯KYC資訊,看到它們已被兌換成門羅幣了,然後員警就會登門拜訪你了.

這並不是說你應該避免將比特幣兌換成門羅幣,以免看起來可疑. 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你接受了骯髒的比特幣,如果不進行交換,它們仍然會使用區塊鏈分析,並且還會員警上門. 這個例子是想說比特幣這類完全透明幣的巨大風險,並且哪怕用門羅幣這樣的完全匿名的幣去兌換仍舊不能消除透明區塊鏈中留下的足跡.

對於隱私保護敏感個人,應儘量減少使用透明區塊鏈,從根本上解決麻煩.並且應盡可能避免使用實名交易所,因為此中繼資料可用于關聯你的根本資訊,並產生問題,而由於不稱職的交易所中洩漏資料的例子,屢見不鮮.即使你只購買了門羅幣並將其從交易所提走,這些洩露的資訊仍會顯示你曾經擁有多少門羅幣以及你當時所在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槍打出頭鳥,財不外露,沒有人會希望暴露資訊,即使是在網路空間中.

總而言之,儘管預設情況下使用門羅幣確實可以抵消許多攻擊,並最大程度地減少中繼資料洩漏,但用戶自己在門羅以外的地方犯的錯,最終也會破壞自己的隱私. 很多人意識不到的問題之一是使用透明鏈作為購買門羅幣的途徑,另一些人低估了使用KYC的危害,更不用說有的人同時使用兩者了.

再次重申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引起恐懼,而是要鼓勵用戶批判性地考慮自己的行為,並提醒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最強的隱私也可能是脆弱的. 用戶必須保持警惕,通過明智地方法購買,隱藏實際的地理位置對於保護隱私也是十分必要的.


進一步閱讀